心理与教育学院

我院学科建设课程实验成果亮相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论坛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3/10/24 16:15:23

我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在“习艺入道、身心整合、弘文宣化”的办院方针下,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实验与学科知识范畴创发,两年多来,已初见成效。

10月21-22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教育社会学论坛召开,我院院长夏林清教授及艺术教育专业负责人张燕老师应邀出席论坛,并以《具身实践的美育探路——地方应用型艺术院校学科知识创发的探究为题》做大会主旨发言。同时,由夏林清、张燕、吕昶贤三位老师提交的会议论文《地方应用型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视框探析与路径建构》被收录到本次会议论文集并发布。

主旨发言中,夏林清院长首先介绍了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成立心理与教育学院的背景脉络及关键性工作,特别对于 确认了用“应用心理学”專業滲透轉化與支撐“藝術教育”学科建設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张燕老师在报告中具体呈现了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实验及学科知识范畴创发的成果及探究经验。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心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以培养以艺术为媒介和通道的教育工作者为己任。我们认为艺术内涵养育、人格外延与落地实践。培养学生学习美术、音乐[图片]等综合艺术知识与技能,发觉艺术的共性,了解我国美育与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社会现况,整合艺术知识、欣赏与创作能力,融入教育实践。从艺术技艺的习练出发,培养扎实的教育学、艺术学与心理学知能,并通过能力的叠加、转化、表达与展演,经验到过程中自我气质与人格的变化,体会艺术对当代人的身心作用,以进一步成为带领他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者,在基础教育学校、社会教育机构、文化服务领域等单位从事美育与艺术教育工作,成为服务在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我院艺术教育专业建设,在国家层面契合国家标准与发展方向,同时也努力探索在体现中国特色、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文化主体性过程中,如何发挥美育与艺术教育的作用。在地方层面,立足地方特色和在地资源,链接当地历史文化艺术土壤,与同样极具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一起,服务于地方发展。

艺术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结构的六大课群分别是“认识自我与他人”、“习练技艺”、“立足在地文化传统”、“技艺综合能力”、“艺术鉴赏的知识与能力”、“艺术教育的能力”。六大课群分别包括具体的课程,其中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与群己关系》《艺术表达与反映叙说》《日常生活心理学》为代表的院共同课程,从学生的自我生活世界出发,以艺术作为表达的媒介,回观反映过往生命经验,松动历史(应试教育与家庭关系)中隐然生成的身心惯习,重构培养“学习” 与“人我关系” 的能力。

我们相信,人是“身—心”、“社会—历史”、“宇宙—自然”的动态融合的关系性存在。艺术是对人身心的滋养,是贴近人协助人的媒介,是社会实践和服务的通道,致力于培养身心整合、技艺综合、学科融合的在地性实践型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我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在任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之前,夏林清院长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担任资深特聘教授,张燕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专业方向即为教育社会学。夏林清院长和张燕老师的报告得到了现场专家学者、老师同学的热烈回应。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及后续交流中,很多老师和同学给予了高度认同并表达了向往之心。尤其是北师大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多位表示想来川文艺心教院看一看。作为绵阳老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刘云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的李涛教授,也表达有机会希望来川文艺心教院交流。

本次第五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论坛,以“身体、心灵与自我:现代性情境下的中国教育”为主题,希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中,以普通人的身体感知、心灵成长和自我认同为焦点议题,组织深度对话,推进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理论洞察。主旨论坛通过北师大教育学部视频号进行了直播。

 

会议概况链接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fOwPWnXAn40ZthU_xsCQeA